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张炼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观点】丝网透视时代的裂变

2014-08-13 12:06:53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张炼
A-A+

  “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”,俄国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如是说。对于现实,如何再现?这是个问题,艺术家有着自己不同的方式与理解。版画艺术家张炼显然将再现升华到一个精神层面,他无意描摹生活图景,所呈现的画面,虽然与现实生活相去堪远,但无一不是现实生活于他心中的投射,那些画面中矛盾体的冲撞,正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,混沌而纠结。

  版画只是语言

  和大多数版画家一样,张炼进入版画领域,只是因为学业的指引,考入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之前,他对版画的理解仅停留在黑白木刻或政治宣传工具的印象之上。从最初对绘画产生兴趣,张炼从未让自己被画种所局限,版画对他而言也只是一种表现手段,和其他画种本质无异。四年本科学习加上三年的中央美术学院读研经历,直到现在从事版画教学工作,于版画十几年的学习与深研中,他发现版画其实是一种有着丰富表现力的画种,是一种国际化的绘画语言,与版画的长相厮守,也让他对于版画的迷恋日益深潜。

  “版画只是一种语言而已”,虽然版画有着自己独特的制作方式与技术要求,但张炼不愿过多强调技术,“版画因为制作方式的特殊性,让观者在观看作品时,往往更关心画面的呈现方式,他们被画面之外的东西所干扰,我希望观者看我的画时,如同观看油画或国画一样自然而然。”对于张炼而言,版画能自如地表达自我,便是其最大的魅力,也是让他将版画坚持至今的动力。“版画语言有局限性,但这也可能是这一画种最大的优势”,张炼说。

  上世纪90年代初,张炼的大学时期,“85思潮”余波未平,国内外艺术新观念不断冲撞着传统学院体制,也对版画领域产生强烈的震动。身处其中,张炼也自发地完成观念的演变,从主题性情节性绘画中走出,走入一个更多元、更自由的空间。“绘画就是绘画,无需被一个既定主题所限……”,张炼说。通过大量接触世界优秀版画作品,参加国内各类展览,张炼在第一时间让自己在思想与观念上与前沿接轨,也接连创作出大量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。

  以网绘画

  多年的版画研习历程,让张炼对于各种版种都有所涉猎,而最终他选择了丝网版画,让这一版种成为自己专注一心的表达语言。如安迪·沃霍尔等当代大师选择丝网版画承载观念一样,更为自由的呈现成为张炼专注于这一版种的创作的前提。丝网版画用各种绘画手段制作胶片,让油墨渗漏于丝网的孔隙之间,在纸面上产生更加细腻、平缓、微妙的视觉效果。与其他版种相比,丝网版画不用反转制版,套版方便灵活,也可以即时调整修改色彩和图形,给张炼提供了更加自由的创作空间。于是,在创作中,张炼从不直奔既定主题,而是习惯边做边看,让大体的思维在实际操作中寻找方向,根据即时感受与偶然因素不断调整画面,运用同版重印、数码技术等手段,丰富着画面。“丝网版画更接近架上绘画,在错误中修改、纠结,再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,这个过程让我着迷!”

  版画家首先是个画家,在张炼的工作室,可以看到他正在进行的油画作品。无疑,张炼有着浓厚的绘画情节,多年的创作实践中,他一直在“直接”与“间接”之间寻找平衡,让自己的创作保持新鲜,也让绘画给版画提供更多的灵感与素材。于是,在他的版画中,充斥着各种绘画元素,中国画的苍老遒劲的枯笔、西方油画激情四逸的色彩堆叠、波普艺术的形式美感与符号化组织,在张炼的画面中无处不在。

  传统与当下

  虽然丝网版画技术环节琐碎复杂,但张炼从不为对版画技术的游刃有余而满足。“观念和思维始终高于技术,技术固然重要,但表达无疑是第一位的”,作为版画家,张炼不愿让自己沦陷于工匠式的绘画制造之中,而是让自己与现实对话、思考。“生活于当下,艺术重在表达自我”,一直以来,对于生存状态、社会现状以及文化冲突的感受与思考,几乎成为张炼创作的主线索。

  “我们生存在一个变革中的时代,一方面,人们对传统深怀眷恋,另一方面,我们对当下充满困惑,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征,如何将这两方面用艺术来表达,是值得艺术家思考的问题”。于是,在张炼的版画中,矛盾的表达成为主题,我们能看到两个层面的矛盾体系:一方面,在视觉元素方面,传统意味的符号与具有当代图式特征的视觉元素交织;另一方面,在画面主体选择上,代表传统与当代的物像成为一种载体,将两者在冲突中并置。值得注意的是,不同的矛盾与冲突在画面上并不孤立、荒诞,而是在一种混沌的状态下,在艺术家对于视觉美的驾驭中达到和谐与唯美,而这种状态中的美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,张炼说:“这是一个矛盾碰撞的时代,在东西方文化的交织中,人们慢慢丢失传统文化,人们在追逐物质利益、往往失去了信仰,丢弃了精神根基和道德底线,而这一切,表面上看来却是和谐的。”

  不同的载体

  从早期创作至今,张炼在不同的载体间切换,寻求最适合表达的方式。

  《颉文》系列代表了张炼早期的抽象风格,作品名取义“仓颉造字”,有意味的点、线、面在看似随意,实则严谨地安排中,在有序与无序中达到视觉和谐,作品巧妙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、随性与控制相关联。早期创作让张炼对于丝网技术的视觉可能有了深层探索,也积累了更多的表达方式。

  2001年,作品《残扇》系列的推出标志着张炼的创作进入成熟期,作品从抽象回归具像视觉符号,折扇、花鸟与都市风景成为张炼的思想载体,不同载体在类似中国书法的飞白用笔、甩溅墨迹等中间媒介的衍接中,营造动荡不安、喧嚣躁动的气息,正如张炼对这一作品的诠释:“城市经济蓬勃发展造成现实与传统的交织与矛盾,形成了当代都市中有序与无序的文化网络。”

  之后,创作在以《残扇》为主体的形态下产生不同分支,如《奖状》系列,以奖状这种特定时代的产物,表达了他对于精神褒赏与物质关系,当下社会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反思。《镜像》系列,表现艺术家对生存状态和人际关系的思考,画面中模糊的人形被具有传统意味的元素破坏、遮挡,两种矛盾载体在古与今、虚与实、平面与空间之间形成多层次对比,正如当下人与人之间的多重关系,复杂而模糊。

  近作《镜像山水》,矛盾的载体换作以印刷字体组成的山水与古典油画的局部,以超大尺幅的画幅,组织与观看距离相关的多重幻像与视觉体验。画面中的山水画,远看意境空远,近看却是由一堆印刷汉字组成,而古典油画远看光影迷人,近看却充斥着粗糙的马赛克。作品表达作者对于教育体制、文化认知、传统与现实关系的思考,呈现大众对于中西方文化认知的朦胧状态。“虽然我们迷恋西方艺术,但对于东方人而言,它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,虽然我们生活在文明的古国,但传统文化却依然距离遥远,这就是我们当下的状态!”

  随着创作的推进,张炼在不同的生活状态和生活体悟中寻找不同的表达方式,对于未来,他说他不想设计,一切都在未知与游移之中,对于艺术的方向,他却坚持而执着,他说:“我希望我的绘画有所观,有所言,有所期待!”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张炼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